
廣西:讓群眾辦事搭上“快車” |
近年來,廣西自治區社保局積極推進社保“一門式”改革和“一網式”服務,解決門窗多、手續多、辦理慢等傳統服務模式存在的問題,逐步實現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最好不用跑”,并推出一系列便民惠民新舉措,進一步增強群眾的幸福感。 于是,從“多門多窗”到“一門綜窗”,從“信息孤島”到“互聯互通”,接二連三的改革之變,解決了老百姓日常的難點痛點,給群眾帶來極大的便利。 辦理時間大大縮短 當前,廣西自治區的社會保險經辦服務對象已達4800萬人次的規模,其中自治區直接管理服務的五險參保人數約為300萬人次,人均管理服務參保人數1.6萬人次,是經辦服務標準比例1:8000的兩倍。 因此,在難以增加人員編制的情況下,不改革就難以完成繁重的窗口經辦業務。 2017年,廣西自治區社保局大力推行“一門式”改革,將7個對外大廳整合為業務受理和結果反饋“一進一出”2個大廳,將只能辦理一項險種業務的74個“五險分設”專窗合并為19個“五險合一”綜合窗口,申請人只需到受理大廳其中一個窗口,按規定提交相關材料,即可辦理五個險種的所有業務,真正實現全業務、全流程“一窗辦”。 “‘一門式’改革的做法,今年將推廣到柳州、玉林、北海、防城港、崇左、來賓、賀州7個市,明年將覆蓋全區14個市。”廣西自治區社保局副局長賴永東介紹。 “一門式”改革帶來了諸多便利,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的人資專員潘巍巍對此深有體會:“以前不同的險種在不同的樓層、不同的大廳,我們企業辦事一趟下來要跑好幾層樓、很多個窗口。現在改革以后,我們無論辦哪個險種,都可以在同一個窗口辦理,基本每月跑一趟就可以了,節省了人力物力,十分方便。” 少跑腿也能辦成事 為了讓群眾能夠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優質的社保經辦服務,廣西自治區社保局還積極推進基于互聯網辦理的業務流程化。 在2015年實現全區社會保障“一卡通”的基礎上,廣西自治區大力推進全區社會保險“一網式”服務:去年9月30日起,廣西自治區本級實現靈活就業人員微信在線繳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費;推行“銀社直連”,上線機關事業養老財務系統,使社保財務系統與銀行系統無縫對接,實現待遇支付即時到達…… 一系列“互聯網+社保”舉措的有力推進,為實現“零上門、全網式、全天候”的智能經辦服務模式創造了條件。今年以來,廣西自治區社保局著力打造“24小時不打烊”服務,梳理網上辦事事項,明確網上辦理的實現條件、辦理流程等,確保對外辦理事項條件明確、標準明確、所需材料明確,計劃年內實現網報事項共57項,年底100%實現網報。 截至今年5月底,網報單位占總參保單位的比例達93%,網上辦理事項22項,自助辦理事項31項,網報業務量占總業務量的82%。 特殊慢性病刷卡購藥更方便 為進一步方便參保人員就醫購藥,促進分級診療,日前廣西自治區將中區直駐邕單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部分門診特殊慢性病診療和購藥服務范圍,擴大至一級及以下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 同時,廣西自治區社保局還加強優化門診特殊慢性病資格網絡申報評審信息系統,進一步縮短評審周期,提高辦理業務的效率。 *內容來源:廣西日報 *記者:羅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