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將為就業困難求職者分等級幫扶 |
北京市人社局近日印發《北京市精細化公共就業服務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將精準指導公共就業服務。從為求職者劃分就業困難等級到為用人單位提供“上門服務”再到完善“互聯網+”就業服務平臺,推進北京特色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實現標準化、規范化向精細化、專業化、智能化轉變。 首設就業援助服務專員 《細則》對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為勞動者提供“四精準”就業服務進行全面規范。“四精準”即精準識別、精準指導、精準匹配、精準支持,幾乎涵蓋勞動者求職的全過程,旨在每一個階段都能為求職者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 《細則》還明確,北京市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可通過摸底調查、前臺接待、網絡登記和招聘洽談會等渠道采集求職者信息,通過拓寬信息采集渠道實現對求職者的精準識別。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將為求職者建立個人服務臺賬,錄入其個人信息和可能影響其就業的因素,例如求職者失業時間、技能水平、家庭因素等。 同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將使用北京市統一的就業困難程度分級工具幫助求職者確定就業困難等級:一、二級為一般幫扶對象等級,三、四級為重點幫扶對象等級。采取電話訪問、前臺接待、主動上門等方式對就業困難人員開展就業意愿摸查并建立個人服務臺賬和就業需求檔案。 對進行求職登記的就業困難人員,將簽訂就業援助服務協議,享受專門的就業援助服務,其中包括匹配推薦服務、面試指導服務等。經5次(含)以上匹配推薦仍未能實現就業且非本人原因的,對符合公益性崗位安置條件的,街道(鄉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可向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推薦。 此外,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應及時主動聯系在本地區求職登記的就業困難人員,與其簽訂就業援助服務協議,建立就業援助服務關系,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并指定一名本機構職業指導人員作為“就業援助服務專員”,為就業困難人員協調開展跟蹤、回訪、職業發展空間測評等后續專門服務。 首次明確提供就業服務工作規范 長期以來,北京市人社部門的公共就業服務工作主要以求職者作為服務對象,隨著中小微企業成為吸納勞動者就業的主力軍,為深入推進“優化營商環境”行動,《細則》首次明確為用人單位提供就業服務的相關規范。 《細則》要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應根據用人單位的不同服務需求,為其提供相應的用人指導服務:在采集用人單位信息等過程中,提供政策咨詢等一般性指導服務,并為有進一步用人指導需求的用人單位提供預約登記;根據用人單位的共性問題進行分類指導服務,提供職業信息分析服務,幫助其采取有效措施應對共性問題,促進其招聘及穩定用人;對有個性化需求的用人單位開展專門指導服務,提供職業信息分析服務,幫助其制定招聘方案和相關計劃、建立完善相關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等;對暫不需要專門指導或分類指導服務的,可引導其選擇自助式服務或匹配推薦服務,或引導其開通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服務權限,獲得相關互聯網服務支持。 同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應結合建立日常服務關系的重點企業的行業特點、企業規模、人力資源管理、招聘需求等情況,按照首問負責制要求,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處理”,組成以企業服務專員為核心、包括職業信息分析、勞動就業和人才服務等相關專業人員在內的服務支持團隊,統籌協調人力社保相關服務資源,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的勞動就業和人才服務支持。 2018年起,北京市人社局創新“百姓就業超市”互聯網+公共就業服務新模式,匯集全市就業服務資源,實現互聯網線上線下資源共享。從發布個人求職到單位招聘、從職業培訓到創業指導,北京16區依托線上“百姓就業超市”互聯網服務平臺,開展線上精準招聘、就業指導、用人指導等服務。目前,已有1786家企業進駐“百姓就業超市”,累計提供崗位1.5萬個,收到個人簡歷741份。 *內容來源:北京市人社局 *記者:劉美君 |